返回

流放,医妃搬空库房悠哉逃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02章 谢菱抵达桐华城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反正那些探子到最后大部分都会倒戈。

    思南百姓安乐,欣欣向荣,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探子们过惯了这样的生活,谁还愿意回去?

    即便真有一些忠心耿耿回去复命的,思南的核心部分他们也接触不到。顶多能接触一下百姓,了解一下工分制是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那些人发现回去的探子那么少,还以为是被思南杀了,内心对思南更加敬畏。

    任谁也想不到,其实是思南的日子太安逸,探子们不想回去了。

    广武王营地,探子跪伏在地,回禀消息。

    “禀主公,思南的学堂是免费上,下至三岁小孩,上至五十岁老汉,只要愿意,便可去听课。小孩每日还可以得一个鸡蛋。

    思南的路是水泥路,特别平坦,马车走在上面几乎不会颠簸。

    思南用的是蜂窝煤,才几文钱一块,三块便可以用一整天,特别暖和。

    思南还有食堂,公共厕所,大澡堂.......”

    一群探子只回来了他一个,广武王揪着他问了个底朝天,眼睛越睁越大。

    探子回答得口干舌燥。

    “思南欣欣向荣,用的是工分制,靠工分获得粮食,衣物,房屋。”

    广武王沉吟,“工分?所以思南那么繁荣都是靠的这个制度?”

    又瞥一眼跪在地上的探子,过去半月,脸都胖了一圈,确实是繁荣。

    一旁的幕僚献计:“主公,要不我们也效仿这个所谓的工分制?”

    广武王回想刚刚探子所说的思南盛况,眼中闪过向往。

    “好,从今天开始,广武也用工分制。”

    广武王一指地上匍匐的探子,“你来制定。”

    探子吓得汗流浃背,小心翼翼的回答:“是。”

    只有他才知道,思南的工分制有多完善,广武真的能成功复刻?

    ———

    广武王想的好,等广武的工分制走上正轨,他便大肆宣传招人。

    到时候再将思南一灭,谁还记得思南?

    天下人定然都会认为工分制是他广武王创造的,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,问鼎七国。

    广武王越想越愉悦,禁不住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广武王的执行力很强,不过当天下午,便将广武所有百姓士兵聚集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临近夜晚,寒气袭人。

    军营前的黄土地上站满了人。

    十个个身着长衫的幕僚,正唾沫横飞的站在百姓面前,手舞足蹈的解释着工分制是什么。

    “大家先将自己的财物上缴…….”

    “依靠工分进行划分……”

    “多劳多得…….”

    “富庶安康…….”

    百姓们其他的没听懂,就听到一句“上缴财物”。

    人群里闹哄哄的,接近上万人,上万张嘴,你说一句,我说一句,就像煮沸了的锅。

    “咔擦。”

    杀了十个人后,人群彻底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广武王面色阴沉,“我不是在跟你们商量。不同意的人,犹如地上的尸体。”

    第二日,广武的工分制便火急火燎的进行了。

    士兵们花费了一日收集财物,一日抓捕会读书认字的人当公务员。

    第三日,便开始大肆修建学堂,食堂。

    广武王看着百姓们干活干得热火沸腾的局面,内心也烧起了一把火,十分满意,仿佛已经做上了当千古一帝的美梦。

    可这样的局面没没支撑五天便被迫停止了。

    因为库房空虚,没粮食了。

    荒年粮食本就少。

    广武有将近两万百姓,人数众多。

    更别说还有士兵和“公务员”。

    那些公务员和思南的更不能比,只不过读了点书,认识几个大字。

    因为不知道干嘛,就拿着笔墨纸砚到处跑,将广武每个百姓的名字都记录在册。

    一天累死累活,相当于啥也没干。

    思南的工分制,是建立在雄厚的物资,以及完善的管理系统上的。

    东施效颦,只会造成劳动力和粮食的浪费。

    广武王听着属下的禀告,一张威严的脸涨成了青紫色,“不是说工分制就能让广武和思南一样繁荣吗?那个探子在哪,给我拖出去五马分尸,不!凌迟处死!”

    幕僚弱弱回应:“回主公,那人已经自尽了。”

    那探子深知广武王秉性,在刚得知工分制失败的时候,便麻溜去见阎王了。

    广武王气得牙齿嘎吱响,简直想把所有人都杀了。

    一群废物,吃他的粮,喝他的水,修一堆没用的学堂房子,最后啥也没干成!

    广武王虎目一瞪,“直接杀去思南,老子不管了,杀!思南不就五千人,老子接近三万人,还干不过他!”

    事实证明真的干不过。

    顾危甚

第302章 谢菱抵达桐华城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